-
坐擁零廢棄的夢想之地《諦・Veganism共響空間》 ,是都市叢林的一片桃花源。
久仰其名,卻未曾踏入店裡,靜靜在待訪名單排名第一的目的地。 這回總算因爲紀錄片活動下定決心,於三月底第一次踏進。 抵達時費了點心,沒有招牌只有大片落地玻璃後方的一塊黑板寫著此一空間名,在外頭探頭晃腦才找到隱蔽的大門,入內...
-
民生社區巷子內的家常美味,不知道要吃啥?那就來吃《慶菜》吧!
人生海海,多吃菜菜。 新東街巷子裡的純白空間,門口放著一個引人注目的小看板——白蘿蔔慵懶的跟你招手,雖然內用的座位不算多,卻乾淨、簡潔、明亮、舒服,只可惜這次沒能內用,帶了自己的容器去外帶便當,看了菜單每道都想吃,竟然還...
-
2022年末推出新料理的《CHAO 炒炒新亞洲蔬食》,是年節家族團圓的好地點!
絕對顛覆你對熱炒與素食的刻板印象,只怕你因為這樣不願來嚐。 二訪炒炒因著前主管Zoe的邀約,來品嚐看看推出沒多久的新菜,進門一樣是喜氣氛圍強烈的大紅色裝潢與七彩繽紛的霓虹燈管,一個個紅板凳與長桌更是經典中的經典,神還原熱...
-
平安夜的手作自煮日常|挑戰五人份的純素無麩聖誕大餐!
一起吃飯是件特別的事情,不是特別的人,無法享有這個權利。——《昨天錯過的你》 今年的聖誕節很不一樣,其實好像越長大越不喜歡在節日大聲喧嘩嚷嚷,只想與好友幾位一起度過,感謝Ruriko邀約,完成這場聖誕餐會。 平安夜當天,...
-
隱藏在A11美食街的《派特漢堡》,是絕對不可錯過的蔬食新潮!
「派特漢堡,無血無淚無害的溫飽。」 老實說,vegan 以來吃到的美食多半都是西式料理,畢竟最一開始仿肉料理以肉排的形式最為常見,所以我吃過的植物肉漢堡也不算少,但派特真的算是數一數二喜歡的,不光是因為口味繁多,也因為他...
-
市政府附近巷弄內的《蔬漫小姐》,因愛而生的轉變成為美好的遇見。
巷弄內低調的蔬漫小姐,唯有打開門才能領略她獨有的滋味。 猶記首訪時的驚豔,那是葷轉素過渡的時候,帶家人去慶祝生日,四張嘴吃到讚不絕口、好評連連,大大推翻以往對素食的印象(那時候還是奶蛋素),ˋ轉眼至今,在吃過那麼多那麼多...
-
需求成為轉型的動力,一路無麩無奶蛋至今的《APRIL》是食物過敏者的福音。
善待自己的身體亦友善環境,是APRIL從原料、製程到包材的堅持,造福少數族群的同時,也改善闆娘自己與食物的關係⋯
-
《穗科》大安區屹立不搖的手打烏龍麵,擄獲不愛日料的我的胃。
眨眼間就消失的一碗!純白Q談不軟爛的手打麵條,佐以新鮮的柑橘入菜,清爽的滋味正適合迎接夏天,期間限定的週年餐點,值得到訪走一回⋯
-
《無口小廚》磚紅色的大稻埕牆,有著創新與突破在醞釀。
座落在大稻埕時光迴廊間的新世代美味,也是蔬食圈盛名已久的日式拉麵,用葷食者也會喜愛的調味,擄獲吃貨與饕客的味蕾,沒吃過的話一定要來試試!
-
《撒福豆》不只美味,更提供麩質過敏者一個外食的機會。
交通方便的板橋車站附近也有無麩質的蔬食選擇,小巧的店面與精緻的日式料理,用心看得見,為了雪粉再去吃一次也甘願!